作者: 来源:南方农村报 2007-05-25 08:35:56
关注 收藏
广东省价格成本调查队近期公布,5个甘蔗主产县近50个农户2006跨2007榨季(下称本榨季)甘蔗生产成本与收益情况显示,与上榨季比较,本榨季亩产量、收购价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涨。
调查结果显示,本榨季的甘蔗平均亩产5695公斤,比上榨季增295公斤,增幅5.46%;每50公斤出售价格15.3元,比上榨季的14.57元上涨了5.01%;亩产值1742.79元,比上榨季增169.44元,增长10.77%。
据分析,去年甘蔗主产区良好的天气状况是亩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,另外受上榨季甘蔗效益良好等因素的诱导,蔗农重视科学种植,加强田间管理,加大化肥等物质投入,也是亩产量增加的另外一个原因。
而收购价格的上涨,一是由于去年我国糖价受国际糖价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,出现大幅上升。但从本榨季开始,国内食糖价格呈现逐渐走低趋势。受糖价回落影响,蔗价升幅趋缓。二是高糖品种甘蔗种植面积有所提高。优质高糖甘蔗每50公斤售价15.26元,比低糖甘蔗高4.23%,由于本榨季高糖甘蔗种植面积比上榨季有一定的扩大,从而提高了平均蔗价。
但是调查结果也表明,广东本榨季甘蔗每亩总成本也有所增加,平均每亩成本为1098.98元,同比增53.74元,增长5.14%。其中生产成本971.59元,同比增5.54%;亩土地成本127.39元,同比增2.2%;人工成本411.80元,同比减8.87元,减少2.11%。
本榨季糖价虽呈现出先涨后跌的下降趋势,但目前国内平均蔗价基本合理,蔗农种蔗仍有合理利润,从而激发了蔗农扩大种植面积的积极性。据今年的农户种植意向调查,579个农户拟安排甘蔗种植面积户均0.57亩,比增0.09亩,增长18.8%。
虽然广东蔗农连续两年种蔗都有比较合理的利润,但蔗农应通过改变粗放型管理模式,精耕细作,努力提高质量与产量,达到增收目的。
近年来广东甘蔗优良品种的推广速度缓慢,远远落后于毗邻的广西区。建议蔗农种植高产高糖优质品种甘蔗,增加收入。
近年,由于广东部分产区蔗农甘蔗种植品种结构不合理,一些糖厂榨季期间常出现淡季无蔗收、旺季收购不及时而导致烂蔗的现象。为保证榨季期间供给均匀,蔗农应学会运用价值规律,主动适应与配合糖厂,选择早、中、迟熟品种合理搭配,提前或适当延长砍蔗期,从而保证甘蔗质量,提高售价。